2009/3/20

关于吃剩菜的理论

        关于吃的理论,专家们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常常搞得人无所适从,听蝲蝲蛄叫唤还不种庄稼咧!下面这篇转载是支持我吃剩饭的理论,这周我接受这个理论指导,请大家别为我进食过多亚硝酸盐担心哈~


        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许多家庭都为每餐的剩菜感到头疼。电视剧《新结婚时代》里从事医生职业的顾小西母亲就经常叮嘱保姆说:“把剩下的菜都倒掉,吃了容易致癌。”上世纪六十年代,许多人因食用大量腐烂的蔬菜而发生肠源性青紫症。因此,出现了关于剩菜容易产生亚硝酸盐的说法,而且还和致癌有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时间,很多人都不敢再吃剩菜了。这一子虚乌有的说法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引起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携氧能力。表现为机体缺氧的症状,出现心慌气短、口唇青紫,严重者可因严重缺氧导致昏迷甚至死亡。除误食纯品外,亚硝酸盐中毒往往和蔬菜有关。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取含氮物质,转化成氨基酸,进而获得蛋白质来促进自身的生长。而土壤中的含氮物质有一类为硝基态氮,如硝酸盐,首先还原成亚硝酸盐,进而逐步还原成氨,因此植物性食品基本上都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只是粮谷类食品由于食用部位为植物的籽实,因此亚硝酸盐含量低,蔬菜由于食用部位多为植物的茎叶,因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高。蔬菜收割时,氮的转化过程被中断,各种中间产物都会存在,因而蔬菜中必然存在亚硝酸盐。但是,如果转化过程顺利,则中间产物的累积较少。当天气较好,阳光充足时收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亚硝酸盐的含量就低,反之雨天收割的蔬菜一般亚硝酸盐含量较高。
    蔬菜在收割后,其本身的还原酶并未破坏,仍会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加上蔬菜在生长过程中,表面会污染大量细菌,这些细菌也会产生硝酸还原酶,因此收割的蔬菜如果存放一段时间,亚硝酸盐会大大增加。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食用的蔬菜有些已发生腐烂,因而亚硝酸盐大大增加,同时长期饥饿造成胃酸分泌不足,导致胃内大量细菌繁殖,使蔬菜中的硝酸盐在胃内转化成了亚硝酸盐,从而发生了亚硝酸盐的中毒。
    但是,烹调后的蔬菜,由于加热,植物本身的酶被高温破坏,而烹饪前的清洗会除掉一部分细菌、烹饪过程的加热又会除掉大量细菌,因而烹饪后的蔬菜存放一段时间并不会增加亚硝酸盐的含量。食用过的剩菜,即使在食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细菌的二次污染,但目前大多数居民家庭都有冰箱,在相对低温条件下细菌的生长繁殖缓慢,不会产生很多硝酸还原酶,因而也不会产生多少亚硝酸盐。但需要注意的是,蔬菜经过烹饪后,其组织完整性受到破坏,容易被细菌入侵,因此,做熟的蔬菜如果没有条件在冰箱中储藏,应该用薄膜密封,防止细菌入侵后大量繁殖导致亚硝酸盐产生。
    亚硝酸盐本身没有致癌性,它可以作为致癌物的前体物,和蛋白质的腐败产物胺结合成亚硝胺类物质,亚硝胺类物质具有致癌性。但亚硝酸盐和胺结合除需要原料外,还要有合适的反应条件,一是存在合成亚硝胺的酶,而在没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需要较高的温度以上才会产生亚硝胺,一般185℃是亚硝胺合成的最适合温度。合成亚硝胺的酶多由细菌产生,因此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口腔中残存的食物在细菌的作用下就会发生腐败变质,产生胺类物质,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加上唾液中的亚硝酸盐就会在细菌产生的亚硝胺合成酶的作用下合成亚硝胺。除口腔外,胃酸分泌不足时的胃、有泌尿系统感染的膀胱也会因细菌的存在而成为合成亚硝胺的场所。
    所以说,亚硝酸盐不是致癌物,其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由亚硝酸盐合成亚硝胺同样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只要合理储存,不会出现安全问题,没有必要一定要将剩菜倒掉。 (出场专家:何计国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安全系主任、副教授)

食物再造工程

        上周末来了三个好朋友,我们四个在南京狂走狂吃。
        短暂相聚之后,他们相继回了北京,留下满心的欢喜和一冰箱的剩菜。
        因此本周的主题就是食物再造
        干锅包菜中剩的五花肉配了蘑菇再炒,豆腐当然与白菜配!米饭粘性不够,加把玉米面熬成香喷喷的粥;烤鸭子就熬了汤,配上了冬瓜,博得心大厨的称赞;烤牛舌则加了洋葱、辣椒和孜然,韩国烤肉变身新疆烤肉;青姑娘递来了大酱,正好用上烤五花肉,加上土豆、豆腐、蘑菇、菜花,变出一锅美味的大酱汤;连蘸烤鸭用的汤汁都拌了荞麦面及绿豆芽,与烤牛肉、新鲜黄瓜一起构成美味的午餐;红烧肉的变化更多,配青菜、配豆腐、配土豆……还没想好呢,卤蛋早就进肚了~

2009/3/8

钵煮饺子—水煎包

        老妈说过,我们在山西学会的两样饭还不错,一样是卤包面,一样是钵煮饺子,后来看到各地街头卖的所谓生煎包或水煎包,除了形状不同,大体做法应该跟钵煮饺子一样的。
        很久没有吃包子了,有一天路过校门口的小摊,看到泡在大盆里的肮脏韭菜,想象那变成包子、变成馅饼的过程,于是动起了自己蒸包子的念头。
      原料:
        面皮:小麦粉200克,玉米粉50克,干酵母1.5克
        馅料:鸡毛菜300克,猪腿肉75克,姜、葱适量
        调料:盐、花椒粉各少许,酱油两汤匙,食用油两汤匙。

      做法:
        1. 发面。使用35°C左右适量温水将酵母溶解成乳液倒入面粉中,将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团,静置于温暖处发酵。(南京冷,我直接把面碗搁电暖器上了)
        2. 调馅。趁面发酵时,将肉、葱、姜切碎;鸡毛菜用开水烫一下(注意鸡毛菜下入开水后立即关火),捞出挤干水分,然后切碎。将菜、肉、葱姜、酱油匙、食用油1匙、盐、花椒粉一起搅拌均匀,等待面发起来。
        3. 包饺子(包子)。面团内出现蜂窝时就发的差不多了,面分成10个剂子,揉揉擀擀,包好饺子(包子)待命。
        4. 平底锅底抹油,烧热,将饺子/包子码入锅中(注意留出空隙),当饺子皮稍有变硬时,沿锅边倒入热水,没到饺子一半高即可。大火烧开,然后关小火,直至水烧干,即可。



2009/3/2

驱寒

今天格外冷,因此一整晚都在驱寒:
        (1)喝一杯热水
        (2)趁热开始练瑜伽
        (3)做晚饭——番茄萝卜鳕鱼汤,胡椒粉多多
        (4)喝汤
        (5)电褥子插上电,然后冲热水澡
        (5)喝一大杯热水
        (6)泡脚
        (7)钻被窝